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s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200316/7805823.html 二十四节气中,从小寒到谷雨,共有八个节气,总计一百二十日。每气十五天,一气三候,每候五天,八气共二十四候,每候对应一种花,也就是说,每五天便会有一种花绽蕾开放,于是便有了“二十四番花信风”之说。 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,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,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。 而春分之时,则有三种花信,是为:一候海棠,二候梨花,三候木兰。 一候海棠: 早在先秦时期,文献上就已经有了对海棠花的记载。后来,海棠花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,也正式进入诗人的笔下。 “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 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” 海棠很美,连苏轼也不免拜倒在“海棠”裙下。但是在这些美丽而妩媚的诗句当中,海棠所充当的却是一个象征诗人离愁别绪的身份。 写这首诗的时候,苏轼被贬黄州。要说此时的他还有闲情逸致赏花,我是不信的。但是诗人之所以被称之为诗人,就是因为他们能把自己无法说出口的感情都寄托于一景一物之上,这里的海棠便是苏轼宣泄和寄托情感的所在。 其实在看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明白:不管经历了多少次被贬,苏轼,一直都是那个最自信豁达的诗人。他总是能够自得其乐,也潇洒如风。 其实,人们之所以如此喜爱海棠,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丰厚的文化内涵。唐朝的“花中神仙”,宋朝的“百花之尊”,海棠花在中国,始终是一个高贵而美艳的存在。 为此,宋代的陆游还曾写过一首诗来称赞它朝日同辉的盛大繁华:“猩红鹦绿极天巧,叠萼重跗眩朝日”。 作为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植物,海棠也格外争气。不仅美而艳丽,更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春分节气的花信之一,甚至可以说是人们春天最喜爱的花之一了。不然的话,为什么会有人说:人生三大恨事,一恨鲥鱼多刺,二恨海棠无香,三恨红楼梦未完。 “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”,春分日,约上三五好友,一起去看海棠花开吧! 二候梨花: 其花也白也,其意也离也。因着梨花性白,纯洁无瑕,人们往往用梨花来代表唯美纯真的爱情;又因为梨花谐音“离”,是以人们便赋予了梨花离别的意思。加之梨花在我国有着多年的种植历史,深受文人喜爱和推崇,于是梨花诗也就“应运而生”了。 而说到梨花诗,最出圈的大概就是岑参的那句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。梨花和雪花都是纯白无暇的,而诗人在这里,以梨花比喻雪,一下子不知道是梨花衬托了雪,还是雪映照了梨花。 “雨打梨花深闭门”,其实在文人眼中,梨花是最适合在月下或雨后观赏的,只是梨花毕竟谐音“离”,所以雨后梨花难免会“孤负青春,虚负青春”。 几年前有一部古装宫廷剧叫《寂寞空庭春欲晚》,这个名字,就出自刘方平的《春怨》。 “纱窗日落渐黄昏,金屋无人见泪痕。 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。” 大部分写景诗的本质都是寄情于景。这首诗也不例外。结合剧名和诗名来看,这首诗就是一首宫怨诗。 古代皇帝讲究的是一个“三宫六院七十二妃”,女子这么多,而皇帝却只有一个,所以后宫中大部分的女子,都只能在那“吃人”的皇宫里,细数梨花满地,以度虚无年华。 在这里的梨花,就是用来衬托诗中人的身世和命运的,她的命运是什么呢?也许就如同那满地梨花一样,最终归于泥土,平淡无奇。 三候木兰: 花木兰的故事都听过了,只是不知道,你见过木兰花吗? 木兰花是著名的早春观赏花木,早春开花时,满树紫红色花朵,幽姿淑态,别具风情,适用于古典园林中厅前院后配植。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专门作诗一首,以赞美木兰花的美丽,诗曰: “紫房日照胭脂拆,素艳风吹腻粉开。怪得独饶脂粉态,木兰曾作女郎来。” 此处的木兰便是借用了古代的巾帼女英雄——花木兰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,以显示木兰的花语——高尚的灵魂。 木兰性喜光,于是便有了这两句诗: “庭前木兰花,皦皦扶春阳。” 白天,木兰花就像那向日葵一样,围着太阳而转,那些美丽的花儿,也得争先恐后,往更高处、更阳光的地方长去。 白天黑夜总是循环往复的,等到了晚上,那些花儿都会被露水打湿,但尽管如此,性喜光的木兰花依然会向往着月光的照耀,是为:“低迷露湿衣,浩荡月满梁。” 唐代时有一极出名的乐曲,名为《霓裳羽衣舞》,也许就连木兰花都没想到,自己会和这华夏千古之音绑在一起,原因只是因为范仲淹羡慕木兰花曾有幸听过此曲,而自己却无缘一闻。或遗憾、或悲怆,最终都只能化为一句:“却羡木兰花,曾见霓裳舞”。 “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”,春分日,还请约上三五好友,一起去看花吧!毕竟这大好春光,实在不忍辜负!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8322.html |